地支子是什么,日柱食神偏财七杀男命
内容导航:
1、地支指的是什么
地支是指木星轨道被分成的十二个部分。
中国古代用木星来纪年,故而木星又称为“岁星”。木星的公转周期大约为12年,因此将木星的轨道分为12个部分。后来又将这12个部分命名,这就是地支。地支分别为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。
地支经常与天干配合使用,60年为一周期,可用于记录年、月、日、时辰。所谓生辰八字即出生时刻年月日和时辰的干支,共8个字,因此得名。用地支来计年时,每个地支对应一个属相,也叫生肖。十二属相分别为子鼠,丑牛,寅虎,卯兔,辰龙,巳蛇,午马,未羊,申猴,酉鸡,戌狗,亥猪。
每个地支对应的时间。
子时代表现在的23点~1点。
丑时代表现在的1点~3点。
寅时代表现在的了3点~5点。
卯时代表现在的5点~7点。
辰时代表现在的7点~9点。
巳时代表现在的9点~11点。
午时代表现在的11点~I3点。
未时代表现在的13点~ 15点。
申时代表现在的15点~17点。
酉时代表现在的17点~ 19点。
戌时代表现在的19点~21点。
亥时代表现在的21点~ 23点。
2、地支子代表什么意象
十二地支中的“子”,在时间上代表23~1点;在空间上代表北方;在颜色上代表黑色。
3、地支之子
支者犹树之枝也。
子:孳也,阳气始萌,孳生于下也。
子(鼠)属阳水,北方。
子就是“孽”,表示万物繁茂的意思;“丑”就是“纽”,是用绳子捆住的意思;“寅”就是“演”,指万物开始生长的意思;“卯”就是“茂”,指万物茂盛的意思;“辰”就是“震”,指万物震动生长的意思;“巳”就是“已”,指万物已成的意思;“午”就是“仵”,指万物已过极盛之时,又是阴阳相交的时候;“未”就是“味”,是万物已成有滋味;“申”就是“身”,是万物初具形体的意思;“酉”就是“鲍”,指万物十分成熟的意思;“戌”就是“灭”,指万物消灭归土;“亥”就是“核”,指万物成种子的意思。
4、十二地支
十二地支:子 丑 寅卯 辰 巳 午 未 申 酉 戌 亥
简介:
十二地支又称十二支。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的总称。天干地支组成形成了古代汉族历法纪年。在汉族民俗学上认为天干对应一些预兆。古代人拿它和天干相配,用来表示年、月、时的次序。旧式记时法也用地支表示次序,如子时、丑时等。
含义:
地支,也是古代人用来纪录时闸的符号,因为有十二个符号,所以叫做十二支。这十二个符号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.古代汉族人民用十二地攴纪月,月为阴.阴为地。
地支十二个符号也分为阴支和阳支两大类:
阳支: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;
阴支: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。
天干(十干)
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地支(十二支)
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
一年十二个月,即地支十二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。一月三旬.一旬十天,即天干十个符号一个循环纪录。将十二地支与十天干组合排列得到六十个不同的符号,这就是六十甲子。用甲子循环既可以纪年.又可以纪月,还可以纪日,甚至也可以纪时辰,十天干相对于十二地支而言,则为阳;十二地支相对于十天干而言,则为阴。天干与地支的关系犹如树干与树枝的关系一样,天干为树干,地支为树枝。
子是兹的.意思,指万物兹萌于既动之阳气下。
丑是纽,阳气在上未降。
寅是移,引的意思,指万物始生寅然也。
卯是茂,言万物茂也。
辰是震的意思,物经震动而长。
巳是起,指阳气之盛。
午是仵的意思,指万物盛大枝柯密布。
未是味,万物皆成有滋味也。
申是身的意思,指万物的身体都已成就。
酉是老的意思,万物之老也。
戌是灭的意思,万物尽灭。
亥是核的意思,万物收藏。
5、天干地支是指哪二十二个?
天干地支
天干有十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(wù)、己、庚、辛、壬(rén)、癸(guǐ);
地支十二:子、丑、寅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、未(wèi)、申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。
天干地支组合成如下六十个计时序号,作为纪年、月、日、时的名称,叫“干支纪年法”。
六十甲子
1 ~10 甲子 乙丑 丙寅 丁卯 戊辰 己巳 庚午 辛未 壬申 癸酉
11~20 甲戌 乙亥 丙子 丁丑 戊寅 己卯 庚辰辛巳 壬午 癸未
21~30 甲申 乙酉 丙戌 丁亥 戊子 己丑 庚寅辛卯 壬辰 癸巳
31~40甲午乙未 丙申 丁酉 戊戌 己亥 庚子 辛丑 壬寅 癸卯
41~50甲辰 乙巳 丙午 丁未 戊申 己酉 庚戌 辛亥 壬子 癸丑
51 ~60甲寅 乙卯 丙辰 丁巳 戊午 己未 庚申 辛酉 壬戌 癸亥
用六十甲子依次纪年,六十年一个轮回。干支纪年法的新一年由立春开始。
计算方法:
换算方法
第一种算法:
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:
不同资料算法有所差异,有的给出公式,但本质上是一回事。这里介绍一种简易直观的算法。 首先给每个天干、地支一个编号,从头以4开始循序排下去,天干10后接1,地支12后接1。
天干:甲4、乙5、丙6、丁7、戊8、己9、庚10、辛1、壬2、癸3
地支:子4、丑5、寅6、卯7、辰8、巳9、午10、未11、申12、酉1、戌2、亥3
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对应该尾数的天干,再将公元纪年除以12,用除不尽的余数在地支中查出对应该余数的地支,这样就得到了公元纪年的干支纪年。如2003年,其尾数为3,对应的天干为“癸”;以12除2003得166,余数为11,对应的地支为未。于是2003年的干支纪年为“癸未”年。注意这是指2003年立春之后,立春之前应是“壬午”年。赵达先生在“祭文”中指出的时间是“癸未清明”,清明是立春之后的第四个节气(立春、雨水、惊蛰、春分、清明),所以赵先生说岁在癸未,而非壬午。
第二种算法:
1. 天干算法:用公元纪年数减3,除以10(不管商数)所得余数,就是天干所对应的位数;
2. 地支算法:用公元纪年数减3,除以12(不管商数)所得余数,就是地支所对应的位数;
天干:甲1、乙2、丙3、丁4、戊5、己6、庚7、辛8、壬9、癸0
地支:子1、丑2、寅3、卯4、辰5、巳6、午7、未8、申9、酉10、戌11、亥0
特别注意:天干和地支整除所对应是末位。
第三种算法:
首先,将天干、地支编号如下:
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已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4 5 6 7 8 9 10 1 2 3
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
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
如要将公元纪年换算成干支纪年,以公元年的尾数在天干中找出相对应。然后,将公元纪年除以12,用余数在地支中找出所对应的地支。这样,公元纪年就换算成了干支纪年。
如:公元1995年
用该年尾数5找出对应的天干为“乙”;然后,用1995除以12得余数为3,用余数3找出相对应的地支为“亥”。 那么,公元1995年则为农历乙亥年。
再如:公元1861年
用尾数1查天干为“辛”,用1861除以12得余数为1,再用余数1查找地支为“酉”。那么,公元1861年则为农历辛酉年。
如果某一年的尾数为0或者用该年除以12的余数为0,则取天干中的第10位“庚”和地支中的第12位“申”。 如:公元120年
尾数0则取天干中的“庚”;除以12余数为0,则取地支中的第12位“申”。 那么,公元120年则为庚申年。
如果公元纪年是单个数字,就用该数字在天干、地支中查找即可。如:公元6年,则在天干、地支中找出6相对应的“丙”和“寅”,那么该年则为丙寅年。公元8年则为戊辰年。 公元11年,则取尾数1对应的天干中的“辛”和11对应的地支中的“未”。那么,该年则为辛未年。
公元12年则为壬申年。
公元前纪年与干支纪年的换算
将天干、地支编号如下:
天干: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已、庚、辛、壬、癸
7 6 5 4 3 2 1 10 9 8
地支:子、丑、寅、卯、辰、巳、午、未、申、酉、戌、亥
9 8 7 6 5 4 3 2 1 12 11 10
具体换算方法同一
如:公元前155年
用尾数5取天干中的“丙”; 155除以12得余数11,对应地支中的“戌”。那么,该年则为丙戌年。
公元前8年则为癸丑年
6、日坐食神七杀男命配偶
日坐七杀男命看配偶
这类命格的男性都比较有主见,所以最好找和自己互补的另一半。七杀是攻伐伤害之星,一般不以吉论,男命日坐七杀时,个性急躁,倔强自我,霸道好胜,凡事都希望以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做,即选择的是自由和独立。然而,他的情绪化难以预料,和日支带伤官的人一样,得意时忘形,失落时垂头丧气。情感与行为密切相关,男命日坐七杀,希望配偶在性格方面能顺从自己的意志,二人之间容易产生摩擦,要注意多沟通来解决问题。
日坐七杀配偶年龄差距大
男命日坐七杀,在命运发展的过程之中。他们的婚姻来讲,其实容易遇到性格脾气较沉不住气的女性,脾气会比较暴躁,所以要多忍让另一半的一些无理的请求。除非时、日柱或月、日柱发挥整合协调功能,改变偏官的性质。一般而言,偏官坐落于夫妻宫的男女不太能融入的家庭生活。因为七杀具有偏激与冒险,刚愎自用,独断独行的性格,主观重,不会随意听取别人的意见,思想上较为反传统,和配偶之间的年纪差距有些大,但是并不影响二人之间的相处。
婚姻需彼此磨合
找到自己的另一半还需要多费心思,在感情相处上需要互相改变。男命日坐七杀,容易遇到性格脾气较沉不住气的女性。除非时、日柱或月、日柱发挥整合协调功能,改变偏官的性质。一般而言,偏官坐落于夫妻宫的男女不太能融入婚姻的家庭生活。因为七杀具有偏激与冒险,刚愎自用,独断独行的性格,主观重,不会随意听取别人的意见,思想上较为反传统,所以配偶有年龄差距较大的倾向。
7、天干和地支分别是什么
天干地支,简称为干支,源自远古时代对天象的观测。
天干地支在中国古代主要用于纪日,此外还曾用来纪月、纪年、纪时等。而用干支来纪年月日时的历法叫做干支历。
显示所有大图
十天干、十二地支
干,就是天干;支,就是地支。天干和地支合起来,称为干支。
干、支是上古时期就已经出现的一种计数、计时符号,就像我们现在所使用的阿拉伯数字一样。
干支的取义,源自于树木的“干”和“枝”。干,就是树干。支,就是树枝,就是树干的分支。也就是说,地支是从天干中分出来的支。干和支是这么一个关系。
十天干:甲(jiǎ)、乙(yǐ)、丙(bǐng)、丁(dīng)、戊(wù)、己(jǐ)、庚(gēng)、辛(xīn)、壬(rén)、癸(guǐ)。
其中甲、丙、戊、庚、壬为阳干,乙、丁、己、辛、癸为阴干。
十二地支:子(zǐ)、丑(chǒu)、寅(yín)、卯(mǎo)、辰(chén)、巳(sì)、午(wǔ)、未(wèi)、申(shēn)、酉(yǒu)、戌(xū)、亥(hài)。
其中子、寅、辰、午、申、戌为阳支,丑、卯、巳、未、酉、亥为阴支。
同时,十二地支对应十二生肖:子对应鼠,丑对应牛,寅对应虎,卯对应兔,辰对应龙,巳对应蛇,午对应马,未对应羊,申对应猴,酉对应鸡,戌对应狗,亥对应猪。
天干、地支是如何搭配的?
我们用十天干与十二地支相配。相配的时候,每次配以一个天干和一个地支:天干在前,地支在后。
天干,从甲开始配,地支,从子开始配。
需要注意的是,必须是阳干对阳支,阴干对阴支。既不能用阳干配阴支,也不能用阴干配阳支。
如何组合十天干和十二地支?
具体组合的时候,从十天干中的甲开始,依次与十二地支相配。
当我们配到第十个地支的时候,也就是配到酉的时候,我们发现,十天干都已经全部组合完了,那怎么办呢?
那就再从第一个天干开始,进行新一轮的组合,与第十一个地支相配,也就是天干的甲与地支的戌相配,然后再依次类推下去,这样我们一共得到六十个组合。
这六十个组合,我们称之为“六十干支”,也可以称为“六十甲子”。
01~10、甲子、乙丑、丙寅、丁卯、戊辰、己巳、庚午、辛未、壬申、癸酉。
11~20、甲戌、乙亥、丙子、丁丑、戊寅、己卯、庚辰、辛巳、壬午、癸未。
21~30、甲申、乙酉、丙戌、丁亥、戊子、己丑、庚寅、辛卯、壬辰、癸巳。
31~40、甲午、乙未、丙申、丁酉、戊戌、己亥、庚子、辛丑、壬寅、癸卯。
41~50、甲辰、乙巳、丙午、丁未、戊申、己酉、庚戌、辛亥、壬子、癸丑。
51~60、甲寅、乙卯、丙辰、丁巳、戊午、己未、庚申、辛酉、壬戌、癸亥。
古时候,人的寿命相对较短,当人们活到六十岁的时候,头发基本上都变得花白了,所以古人称六十岁为“花甲”之年。
可以看出,“六十干支”是六十年一个轮回,一个循环,一个周期,然后再周而复始,循环不已。
当然,采用干支纪年法,必须事先规定某一年的干支,然后才能依次推导出其他各年的干支。
我不是尚书
对古代的中国人而言,天干地支的存在,就像阿拉伯数字般的单纯,而且后来更开始把这些符号运用在地图、方位及时间上,所以这些数字被赋予的意义就越来越多了。
本文由作者发布,不代表本站立场,转载联系作者并注明出处:/sxzs/16850491821728.html